古词

赠方干

唐代清越

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
(见王定保《唐摭言》卷四)(〖1〗《摭言》云:‘李频师方干,后频及第,诗僧清越赠干诗云〖略〗。
’《全唐诗》卷六五三误将二句收归方干,题作《寄李频及第》,今改正。
又:《全唐诗》卷八二九据《禅月集》卷八收贯休《赠方干》一首,其三、四句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与清越二句几全同。
考李频为大中八年进士,《全唐文》收清越一文,大中十三年作,时正相合。
疑贯休同清越句入诗以赠方干,或清越为贯休早年所用之法名,识此俟考详。
)。

望江南/忆江南·才举意,玄象照离宫

宋代清源真君

才举意,玄象照离宫。
坎女离男金水火,几多铁骑漫英雄。
最苦是云中。
辽阳鹤,惊起老苍龙。

减字木兰花·清词丽句

宋代青幕子妇

清词丽句。永叔子瞻曾独步。
似恁文章。
写得出来当甚强。

千金意·音音音

宋代琴精

音音音。音音你负心。
你真负心。
孤负我到如今。
记的年时,低低唱、浅浅斟。
一曲值千金。
如今寂寞古墙阴。
秋风荒草白云深。

【双调】行香子·知足

元代秦竹村

壮岁乡闾,养志闲居,二十年窗下工夫。高探月窟,平步云衢。一张琴,三
尺剑,五车书。
  【庆宣和】引个奚童跨蹇驴,竟至皇都。只道功名掌中物,笑取,笑取。
  【锦上花】高引茅庐,无人枉顾。不遇知音,难求荐举。慷慨悲歌,空敲唾
壶。落魄无成,新丰逆旅。
  【幺】古今千百年,际会几人遇?试把前贤,从头细数:应聘文王,渭滨渔
夫,梦感高宗,商岩版筑。
  【清江引】蹭蹬几年无用处,枉被儒冠误。改业簿书丛,倒得官人做,元龙
近来豪气无。
  【碧玉箫】今我何如?对镜嗟吁。岁月催促,霜染半头颅。老矣夫,终焉计
尚疏。南山敝庐,收拾园圃,安排隐居,效靖节先生归去。
  【鸳鸯歇指煞】前程只有前程路,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来由谩苦,千丈剑门
关,一线连云栈,万里凌霄渡。争一阶官职高,攒几贯家私富。手搭在心头窨附:
二顷负郭田,对山三架屋,绕院千竿竹。充饥煮蕨薇,遇冷添细纟由絮,便是我
生平所欲。世事尽无休,人生要知足。

游雁荡

唐代钱元{王术}

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
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
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且脱[纶巾](轮轩)(从《南雁荡山志》改)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见民国十四年符璋等纂《平阳县志》卷九五。
题下原注:‘旧志。
’)(按:元{王术},《平阳县志》作‘元球’。
《十国春秋》卷八三本传注云:‘按《晋高祖实录》、《十国纪年》作元球、元珦以罪诛,今从《吴越备史》、《九国志》作元{王术}。
’今从其说。
张靖龙云:见周喟《南雁荡山志》卷七引郑思恭《崇祯南雁山志》。
又见《干隆平阳县志》卷二,题作《游雁荡山诗》,纶巾作轮轩。
)-1421-。

升山灵岩寺(题拟)

宋代钱遹

松杉满寺廊,栏杆倚高冈。
郡郭晓云漠,禅斋春草长。
涧青连竹色,山静带茶香。
更有名僧在,茅庵住上方。
(见《淳熙三山志》卷三八。
)。

涵虚沼留题

宋代钱遹

景致逼神仙,心幽道亦[玄](元)。
僧闲来出世,松老不知年。
放马眠岩草,移杯酌涧泉。
浮名如脱得,终老此云边。
(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福建通志》卷七七。
)。

悯黎咏

明代钱嶫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叙事    议论    忧国忧民   

至西山

唐代钱叔献

-1595-闲说吴王避暑宫,满山六月绛纱红。
(见《舆地纪胜》卷八十一《寿昌军》)。